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11月举行
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低碳化、生产消费信息化”正加速演进,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需求融合的不断深化,催生了以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产品、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为主要领域的能源电子产业。
能源电子产业元年
剑指“千亿级产业”
能源电子既是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能源生产、存储和利用的物质基础,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中坚力量。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提出能源电子的概念,提出能源电子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能源电子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6月,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均超过65%。5G通信、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扩大应用。新型储能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兴领域,也迎来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3吉瓦,同比增长200%,2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并网运行,是2021年的5倍。其中锂电池储能占总新增装机的97%,储能型锂电池产量突破100吉瓦时。
大力发展能源电子产业,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具体践行。
为产业“添把火”
首届行业盛会重磅来袭
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促进“光储端信”创新应用,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11月8—10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作为首届能源电子大会,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聚焦新型储能、智能光伏、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等能源电子重点领域,以加强供需两端统筹协调、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健全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为目标,邀请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产业界、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代表,共同研讨科技创新方向和新能源关键信息技术,推动和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创新融合。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新型储能发展论坛、光伏行业技术年会暨光伏技术百人会、新型储能发展论坛、功率半导体与能源系统创新发展论坛、重点终端应用论坛、关键信息技术发展论坛和能源电子分析师论坛,为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大会同期,还将举办2023能源电子博览会,展览面积近3万平米,将围绕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四大领域设置5大展览板块。通过对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和创新应用的展示,为企业在能源电子新赛道上打造推动先进产品、推广市场应用的新平台。
落地大湾区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指导意见》提出,促进能源电子产业智能、绿色、安全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重点终端市场应用。并强调指出要推动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产品、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光储端信)融合发展,加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统筹规划,从供给侧和制造端提升产业水平。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落地珠海可为应运而生。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抢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全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广东省储能电池产业基础较好,覆盖了储能电池材料制备、电芯和电池封装、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备全球竞争力。2022年,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1500亿元。在生产端,锂离子电池(含消费、动力和储能型)产量约80GWh,位居全国第四,占全国11%(全国750GWh)。在应用端,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71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三。并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江门、肇庆等地市为主的产业集聚区。本届大会将秉承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办会宗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亮点一:在绿色化方面,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为着眼点,着力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应用、推动电力装备绿色化。
亮点二:在智能化方面,通过搭建智能化的会议论坛平台、展示能源与电子结合的先进技术与应用成果,促进产研对接、产需对接、产融对接,打造以能源与电子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能源盛会。
亮点三:在数字化方面,汇聚能源电子产业链核心要素,有效利用粤港澳区位优势,以数字化办会思路,打造能源数字化行业盛会,助力企业在能源领域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相信通过举办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有利于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前沿技术的知识产权自主化,建立我国能源电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