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而西部地区正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本研究在对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5项对策措施,推进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强链补链。
关键词: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
一、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5月,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为深化西部大开发和西部产业的升级作出指引。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内需市场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国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特征:首先,外资加速向中西部特别是具有电子信息和人才优势的部分西部省份转移;其次,东部地区产业结合中西部地区产业环境和配套发展,呈现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转移,东部地区在转移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汽车等高端产业。以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形成数字视听、集成电路、军事电子、软件、网络及通信产品五大产业集群。2019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259.9亿元,实现13.8%的增幅,位居中西部第一。
重庆市以PC生产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成为全球重要的PC产业基地和手机制造基地。2019年,重庆市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639家,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全国第7位,形成了运营商、品牌商、代工厂和配套商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链。
贵州省以大数据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使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2019年,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达22.1%,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1.3%、12.9%、76.8%;电子元件、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6.1%、53.1%,短板得到极大补充,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二、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
创新不足,核心基础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生产主要依靠引入国际先进生产线,掌握的产业核心技术较少,关键零部件和制造设备大量依赖进口;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等电子信息基础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自主技术转缓慢,引进的企业多数集中在生产制造和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军事电子、信息安全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军民两用技术和成果双向转化、军地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进展缓慢。
骨干企业较少,大型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较强带动作用的领军企业,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现代化产业链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建设不足、协同不够;电子信息重点领域大企业带动作用有限、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不足;骨干企业仍以产品竞争为主,长期处于被动跟随、同质化竞争、低附加值的阶段。
主导产业分散,规模效应不强。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相比,体量悬殊还非常大,规模效应不强,存在小、散等问题,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仍有待培育和规划引导。
配套不足,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力有待增强。电子信产业己进入“全产业链”竞争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从单一技术和产品竞争转向平台和生态系统竞争。而西部地区支撑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供给较为紧张,产业生态配套需进一步完善。生产成本上升明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面临较多制约。
三、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对策研究
(一)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
随着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升,西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承接的热土。以重庆市为例,重庆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重庆市政府牵头对笔记本电脑开展产业链整体引进,形成了惠普、宏碁、华硕等五大品牌和500余家零部件企业聚集的“品牌+代工+配套”的笔记本产业体系。重庆市在打造笔电产业时,注重内陆加工贸易组织模式的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的梯度推移式集聚模式的束缚,通过打造研发设计、零部件加工、整机组装、物流销售、贸易结算“五位一体”的内陆加工贸易基地,将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水平分工变为垂直整合,实现加工贸易从传统的“多头在外、大进大出”到“多头在内、一头在外”的模式转变,两年内笔电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高至80%。
整体来看,重庆市这种产业链垂直整合、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互动的创新模式,降低了产业基地内部交易成本,带动了基地生产规模效应迅速扩大,克服了产业自然集聚规律对内陆地区的区位限制,为移动通信终端、物联网等电子信息制造业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借鉴。
(二)以龙头企业带动构建产业生态圈
目前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式整体发展。以成都市为例,成都市将电子信息产业锁定为首个于 2020 年建成的万亿级产业,聚焦芯(集成电路)、屏(新型显示)、端(智能终端)、软(高端软件)、智(人工智能)、网(新一代信息网络)6 大重点领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成都市坚持龙头带动构建产业链,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核心,推动产业链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实现了一个龙头项目落户,一个产业兴起。在新型显示领域,先期引进了中电子、华为、紫光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带动力、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促成了京东方、中电熊猫、天马微电子、精电国际、富士康等一批新型显示企业在成都连续布局;随着龙头企业的建成投产,拉动了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显示面板和模组、下游显示应用组成的成熟产业链在成都“跟风”落地。
整体来看,成都市通过“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路径,形成产业集群的“抱团”优势,带来了新产品联合研发、技术创新等企业间的深度合作。
(三)以特色产业引领构建产业集群
中西部加快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和方式,利用当地的政策、生态、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吸收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环境的转移,同时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特色产业集群。以贵州省为例,近年来,贵州提出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因地制宜全面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先棋一招。贵州省坚持“百企引领”和“万企融合”两大抓手,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等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易鲸捷、白山云、数联铭品等大数据软件企业以及航天云网、满帮集团、朗玛信息等大数据应用企业不断成长壮大,逐步打造千亿级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
整体来看,贵州在大数据引领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通过实施“百企引领”“千企引进”“万企融合”等行动,开展“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一业一策”,探索形成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贵州模式”。
(四)以产业功能区建设聚集主导产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国内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加上运输成本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定制化生产等,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区域化制造”战略,选择在销售地附近建设产业功能区或产业基地,优化区域布局。以成都市为例,成都市创新性提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2019年功能区内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3360亿元,占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80%以上,已形成从材料加工、晶圆流片、芯片设计、芯片封测、显示面板、显控组件设计、终端生产等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布局。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统筹布局建设16个大数据产业基地,16个大数据产业基地聚集了苹果、英特尔、戴尔、思爱普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地了中电科、阿里巴巴、华为、京东、富士康、奇虎360、科大讯飞等一批国内大数据领军企业,涌现了货车帮、朗玛信息、东方世纪、易鲸捷等一大批本地优强企业,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条。
整体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或产业基地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集生产、研发、居住、消费、服务、生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
(五)完善人才、资金等产业配套环境
人才、资金、政策等产业配套环境是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以成都市为例,在人才供给方面,成都的人才优势非常突出,一方面,成都拥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一批高校,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供给;另一方面,电子科大等高校与京东方、华为等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引入“产业教授”模式,推动企业人才“走进”高校,让科研人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走出”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成都推出了“蓉漂计划”、“人才新政十二条”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对各类高端人才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在优化金融资本供给方面,成都市采用直接融资给机会、间接融资给补贴,财政资金给引导等多元化扶持方式,建立了市场化、精准化金融支撑体系。成都市实现了每个产业功能区有一个主办牵头行,每个企业有一个主办银行,做到金融服务“全覆盖”。建立了“5+5+1”产业引导基金,持续推进产业基金向产业功能区内项目倾斜,2019年安排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资金31.5亿元。探索依托产业功能区发行专项债务融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