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瘾,巧用好这4招,帮娃摆脱行为上瘾
刷屏时代人们愈发地离不开手机、电子产品,大人如此小孩也如此,在家中、地铁上,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不负责任地就将手机、iPad丢给孩子玩。
一些看着年龄不大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很熟练地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其实就是从这时候埋下种子的。面对电子产品成瘾性,很多家长都后悔不已。
刷屏行为其实就是不加节制地去看电视、玩手机或网络游戏等,明明说好了只玩10分钟,但一玩就停不下来,相信这种情况大人也有感触,其实这是一种“行为上瘾”。
在心理学上,行为上瘾是指人无法抵挡一种行为,该行为可以在短期内解决深刻心理需求,但长期而言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
短期内带来快感,但主观上也知道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心理上无法克服的沉迷网络行为,在多个维度上都符合“行为上瘾”的条件。
网络行为上瘾的负面影响
强迫社交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网络使用无可奈克,原因在于孩子越来越早地接触网络是社会普遍情况。对于孩子而言,大家都在用,你不用就是不合群,融入不了小团体。
美国一名记者就13-19岁女孩进行了走访调查,在数百位受访者中,几乎每个都有使用一个或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并表示身边人都在使用网络社交,受访者表示对此她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遭遇社交孤独,要么强迫性地过度使用。
忽略现实
线上打开了孩子对世界的新认知,相比现实,线上的世界视野其实是更广阔的的,再加上许多充满短期刺激的游戏、娱乐内容,一些孩子无法分清现实虚拟。
把自己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网络中,以至于对现实产生失望情绪。如果发现孩子经常说“没意思”、“无聊”,其实家长就要有所觉察,是不是网络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影响了。
游戏成瘾的非乐趣阶段
仔细留意孩子的游戏成瘾行为,家长也许会惊觉孩子玩游戏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因为游戏“好玩”、对他有“吸引力”,而是为了玩游戏而玩游戏。
甚至有时候因为游戏情绪还会变得糟糕,但游戏行为并不会因此而停滞,游戏成瘾的初始阶段确实是乐趣使然。
觉得游戏有意思好玩才持续不断地玩游戏,但当形成“行为上瘾”后,驱动孩子去玩游戏的心理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游戏而游戏,其内心对世界的感知是处于持续衰弱状态的。
生理性原因——大脑快感
快感是促使人不断接触刺激寻求大脑愉悦的一种介于生理、心理的双重刺激。在一项研究中,实验员在一群老鼠脑袋上插上电极,用电流刺激老鼠大脑。
研究中发现 大部分老鼠害怕电击,唯独一只享受甚至主动追求电击,最终这只老鼠在“享受”电击中力竭而死。事后研究人员取出老师大脑电极,发现指针发生了弯曲,在实验中指针恰巧触碰到了老鼠的隔膜。
隔膜是老鼠的“快感中枢系统”,在不断接受电刺激的过程中产生的快感让老鼠欲罢不能。实验在人体上进行同样显现了同样效果,实验中将电机插入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快感中枢内,一次电击测试后该名体验者称“人生第一次感到了快乐”。
但一段时间后,体验者再度恢复了抑郁的状态,但对之前所体验的快感念念不忘。网络成瘾和以上实验有共同之处,在玩网络游戏时的上瘾行为源于快感的不断刺激。
大脑在刺激下会产生多巴胺,这种持续的快感一方面让人上瘾,另一方面也会让人迟钝,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对现实失望,提不起兴趣的原因。
外部环境因素
同样是成瘾行为,如果外部环境改变是有希望减少这些行为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就以此做过一项实验,将猴子放在笼子里,同样是电极插入大脑,但这次主动权掌握在猴子手中。结果这只猴子在笼子里不断按压触发电流的金属棒寻求快感。
但当环境变化,试验人员将猴子带出笼子,几天后其成瘾性得到了改善,但如果再度带回笼子里,猴子又会持续之前的行为。
从行为层面上看环境的改变确实能解决部分上瘾问题,但通过实验的后半部分,猴子回归笼子后的“再度上瘾”也许有两层原因,一方面是之前的上瘾机制在心理层面并没有完全消除,第二种情况不排除二次上瘾。
成瘾性是镶嵌在记忆中的,但当环境改变,个体不得不为当下所处的情况作出改变,其上瘾的冲动是可以得到有效抑制的。
成瘾源于痛苦
有心理学家认为成瘾根源于痛苦。为逃避心理的痛苦,人们会寻求药物或外部事物的刺激,孩子的电子游戏和成年人的烟和酒其实是一个道理。
一些家长对孩子玩手机、玩游戏不甚在意,认为这是孩子的爱好,但爱好和成瘾是有区别的。成瘾是行为上的不自制,甚至明知道这样不好也无力去改变,其实这时候孩子的内心也是痛苦和纠结的。
如何避免网络行为上瘾
1)回归现实、发现现实乐趣
在离不开网络的时代,减少网络影响,发现现实中乐趣成了解决上网成瘾的主要方式。在一项网络成瘾改善实验中,研究人员组织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参加夏令营,这过程中将手机电子产品没收,然后让孩子根据生存指南从事活动。
在最初的露营生活中,研究人员对孩子进行了两次“非语言行为诊断分析”,结果显示孩子解读陌生人情绪的测试得分并不理想。
但经过4天时间后,这一情况有所改善,测试错误率下降了33%,即通过4天的时间,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有所提升的。
网络社交尤其突破空间地域的优势,但弊端也很明显,弱化了孩子现实社交的能力,减少了孩子发现现实社交带来的不同魅力。一些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是无法用网络社交代替的,社交“迁移”网络,某种程度上也会流失一部分社交的乐趣。
2)限制屏幕使用时间
有关使用限制问题,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屏幕使用要适当,由于当下的社会已经很难离开电子屏幕,因此在使用问题上不能完全否决。
当然孩子在2岁以前其实是可以杜绝接触的,在非必要情况下不要用手机、iPad应付孩子,家长图一时之便未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严格的使用时间限制是习惯的养成,从而减少或减缓成瘾性的可能。
3)内容迁移,虚拟联系现实
网络世界繁多的内容让人们失去了发现现实生活美的能力,对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引导孩子将现实、虚拟联系在一起。
当世界的界限拓展到网络领域后,贯穿之余还要互通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和虚拟。比如孩子在动画或游戏中发现了有趣的东西。
不妨引导他们去生活中寻找,成年人明白网络是现实的延伸,且开发者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现实,但孩子不懂,不加引导会让他们觉得虚拟是虚拟,现实是现实。
4)负面反馈引以为戒
家长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之所以说家长对这类行为感同身受,原因在于很多家长同样是刷屏者,刷抖音一刷就是个把小时,“停不下来”的感觉是不是很熟悉呢?
家长在孩子面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也许孩子是渴望和父母交流的,但是看到家长心不在焉,孩子也失去了情绪。但跳脱出来看,一对母子同时低头看手机,缺乏沟通是件多么悲哀的事呢?